

臺北市立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
109級實習成果展

網溪國小
一、實習基本資訊
-
督導:林子琳專業督導、王鈺婷專業督導
-
實習學生:邱子容、周書帆
二、學校介紹
-
學校簡介
網溪國小座落於新北永和區,生活機能方便,於民國106年校地整建完畢,校園寬敞潔淨,全面更新教學硬軟體,帶給學生更舒適的學習空間。
校內輔導工作由陸主任鉑翰帶領社教組、特教組、輔導組推行,厚實學生輔導系統。初級預防設有花花信箱、輔導季刊、學校輔導網站、次級預防有一位專輔老師及四位兼輔老師,協助帶領團體輔導及個別輔導,三級預防的部分除了支援學校配置的心理師及社工師,家長會自行籌聘三位心理師來協助竹林子弟,並與附近醫院身心科醫師、大學心諮系來往,讓輔導的網絡更為緊密之外,也讓需要的學生得以獲得資源,在102年時榮獲台灣諮商與輔導學會推行輔導工作績優學校, 並於103年輔導季刊「同心圓」榮獲新北市全校型校刊甲等。
-
學校地址:新北市永和區23441竹林路79號
-
聯絡方式
-
電話:02-89264470 #840(輔導主任)#841(輔導組長)#844(專輔老師)
-
網址:http://tw.class.uschoolnet.com/class/?csid=css000000029454
-
三、實習內容
-
實習時間
-
2019.09.~2020.01.9
-
總計約153~164小時(已加額外進修時數)
-
專業實習:一週約4小時(包含個輔、團輔、行政)
專業督導:一週約4小時(包含個輔、團輔的督導)
準備工作:一週約4小時(包含團體材料等製作)
額外進修:共一次,3小時
-
-
實習內容
-
個諮25%:
導師初談—我們會從轉介卡上面的資訊開始對孩子有一些初步的描繪,接著邀請導師進行初談,了解學生在班的表現以及老師對他的期待。
個案概念化—在得到孩子相關訊息之後,我們需要進行整理和決定第一次要如何與孩子建立關係。
決定諮商形式—實際和孩子接觸之後,我們會決定之後與孩子工作主要進行的模式。
準備活動道具—我們會準時出席,並準備好諮商的場地、以及當天活動所用道具,等待孩子的到來。 -
團輔30%:
設計團體方案(導師推薦表、家長同意書)—我們會選擇一個年級及設定團體的主題,考量這個階段兒童需要學習的議題,並設計合適的團體方案,後透過導師進行轉介,招募團體成員。
準備團體道具—事前我們會將所需要的用具都準備得宜,期望能帶給孩子好的團體體驗。
帶領團體—每個孩子都是自由奔放的個體,因此我們也會保持著包容且欣賞的角度,去迎接每一次孩子給予我們的驚喜。 -
督導35%:我們會藉由督導去統整晤談及團體的歷程,回想自己行為及決定背後的原因,同時參考督導的經驗分享,彙整所有經驗及資訊增進我們自身的輔導知能。
-
行政5%:
回覆花花信箱—學校會進行花花信箱的推廣,促進初級輔導的普及化,我們會透過信中的同理陪伴孩子,並給予適當的建議供孩子參考、解決煩惱。
關懷轉學生小卡—在學期初時,我們會統整轉學生名單製作關懷卡片,並到班給予關懷卡,向他介紹輔導室資源,期望給予轉學生關心及溫暖的感受,讓他可以更適應新環境。 -
喜輔會5%:我們會號召一群對輔導有興趣的老師,共同閱讀一本可以用在兒童工作的書,並邀請心理師帶領我們一同學習,增強我們的輔導能力。
-
督導形式
王鈺婷老師:在鈺婷老師面前,我們就像他的小朋友一樣,老師總貼心的照顧著我們,每次督導會協助整理我們個諮的內容,細心地去與我們討論孩子的狀況,與我們分享他過去的經驗,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法讓我們參考,例如:桌遊、學習單……等,讓我們能夠對於下次個諮有更清晰的想像。同時老師也會鼓勵我們,肯定我們在個諮裡面做得好的部分,讓我們面對下次個諮更有勇氣、更有信心。
林子琳老師:子琳老師像是一位和藹的大姊姊,給我們很多空間與彈性,讓我們在設計團體方案的時候有很大的自由可以去嘗試創意;帶領團體時,老師也會在旁當協同領導者,除了是我們的定心丸外,在必要時刻也會提供我們幫助,協助團體進行;以及督導的時候,老師總會用不同的角度,帶我們重新審視團體歷程,讓我們可以發現自己的好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。
-
申請方式
-
電話詢問是否接受實習生。
-
於約6月底時帶著該實習學期的課表至輔導室面談(事先詢問要帶的資料)。
-
面談形式傾向輕鬆聊天,真誠認識彼此、創立群組。
-
個諮與團諮督導初次討論的時間(通常為實習生開學第一週)。
-
開始實習。
四、實習成果
邱子容:
很喜歡在網溪國小的這段時間,讓我實際去面對孩子,並嘗試將這些年的所學運用在助人,真正的去當一位助人者。從團體輔導與個別諮商的過程中,我學會換位思考,試著站在孩子的眼光去思考,試著將想要帶給孩子的東西轉化成孩子能消化的方式,也感謝孩子們給我這個機會,讓我們可以一起成長。在實習中,也讓我有機會練習在輔導及教師這之間角色的轉換,一開始會有些不習慣,不太知道要怎麼拿捏,但每一次實習都是一種學習,讓我能夠熟能生巧、知道分寸。過程中也會有不知所措的時候,我很感謝兩位督導陪伴著我度過這些茫然有點沮喪的時刻,透過與督導的討論,讓我可以清楚自己在帶領團體中或是個別諮商的時候,哪裡做得好、哪裡需要改善,而這些行為背後本身的原因及可能會帶來的影響為何,讓我每次行為都能更謹慎且細膩,期望每一次選擇都可以帶給孩子最好的影響。最後感謝這段時間指導我的師長們,謝謝孩子們給予我的所有感動與成長,謝謝我的好夥伴與我共同分擔合作,以及感謝我自己所有的努力。
周書帆:
因為這學期的實習,雖然一週也只待在學校一天,不過讓我現在在面對孩子時,不害怕,過程中在實務上及思考上的脈絡運轉了一段的時間,確實累積了不少。我能見到孩子,自然地蹲下來開啟第一句話,耐心地聽孩子說、同理感受,找到問題解決或是暫時在此段落作結。也許過程中的某些技巧和回應沒那麼好,但相信自己能用不帶批評的眼光看孩子,在任何時候看見孩子的優勢,細膩地觀察並試著小小了解孩子,用判斷過較好的方式給孩子正向的回應。了解在學校場域中,老師們互相合作連結不同資源,來讓孩子較快適應;集體取暖和撫慰心靈的時刻,短暫的休息並互相理解是一個很重要的加油站。
這一切實務上的學習都要感謝兩位督導、學校老師們、夥伴及接觸的孩子,我想人之所以存在在這世界上,是因為被互相記得且陪伴著。我想在督導上及團輔的學習,子容已經幫我說完了,詳情請見她的心得。要抱著自己隨時都有可能犯錯的可能,勇敢去嘗試,即使回頭檢討自己做不好的地方很重要,但也要看見、了解自己好的地方,照顧自己,努力面對每個當下!








